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并蒂花(清水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【作家想说的话:】

勿上升真人

-----正文-----

——商路即是戏路,当年乾隆爷六下江南才有这城里城外的堂戏、台戏。后来这四大徽班进京,才有了京剧的雏。

——大清亡了,四大徽班散落。百年动荡,人们忙着自救。这位爷,您打眼瞧瞧这梨园,早都没座儿了。想听戏,去剧院吧。

——可这角儿不还唱着吗?角儿在,传承就在。

——脊梁都差点断了,还说什么传承?建圆明园的样式雷都没了后人,更何况这几十年的京戏。嗓子唱出血,不也没盖住日本人的炮火?

——那角儿?

——是疯的。

没错。那角儿,是疯的。

从什么时候开始?不知道。许,一直都是疯的。

台上的角儿已是苍颜白发,浓墨重彩也抚不平时光留下的浅壑,可那眼底还是有着点点未灭的余火。

秋风晚,井水寒,塘水枯,何从栖?

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。商细蕊在北平红了,无论在哪唱戏,座儿都是满的。可北平原来的戏班子可不乐意,处处找水云楼的麻烦。

水云楼的商细蕊要搭台唱《九天玄女》,全北平的戏迷都知道了。到了那天,名不见经传的付家班竟然敢搭台唱对台戏。怎么说这出戏也是广府传来的,广府的名角不敢唱未免说不过去。

前清的贝勒爷从广府买回来个付家班连带着挑梁的小生,戏班住在前门外韩家潭,独那方俊生被接进私寓,戏照唱却极少登台。方俊生,怎么说都是广府数一数二的角儿,哪怕到了北平也次不了,若是再早个二十年,大清还没亡的时候,怕也是红透半边天的角儿,只可惜生不逢时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newloong.cc

(>人<;)